心心相印-串珠體驗課程

撰文: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Yudaw;攝影: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 Umi

為推廣原住民族傳統工藝,並促進學生對原民文化的理解與尊重,慈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於114年4月12日舉辦「心心相印-阿美串珠手工藝課程」活動,邀請來自阿美族部落的在地工藝講師親自授課,帶領學生體驗阿美族串珠技藝,感受原住民族文化之美。

活動現場氣氛溫馨而熱烈,吸引許多對手作工藝與原住民族文化有興趣的學生參與。在地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,介紹阿美族串珠工藝的歷史背景與文化意涵,並實際示範製作過程,從選珠、配色到串接技巧,讓學生能一步步完成屬於自己的阿美風格手工藝品。

阿美族串珠工藝不僅是日常生活中的裝飾,更是族人重要的文化符碼。珠飾常用於傳統服飾、婚禮、祭典等重要場合,不同的色彩與圖騰各自承載著獨特的象徵意義,例如紅色象徵勇氣,白色代表純潔,黃色則寓意祝福與光明。講師在課程中也分享自己成長過程中與串珠文化的連結,讓學生更加理解這門工藝所蘊含的深層價值。

課程中,學生們專注地學習串珠技巧,並嘗試將個人風格融入創作。許多學生表示,這次活動不僅讓他們認識到阿美族精緻的手工藝傳統,也從中感受到手作所帶來的療癒力量與文化溫度。完成作品後,學員們紛紛與講師合影留念,紀錄下這段難得的文化交流經驗。

慈濟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指出,「心心相印-阿美串珠手工藝課程」是學期中多元文化推廣計畫的一環,旨在透過手作課程讓學生親身參與並體驗原住民族文化,進一步建立尊重與欣賞的態度。中心也強調,邀請部落在地講師授課,是為了讓文化的傳遞更貼近生活、貼近土地,讓學生在互動中感受到文化的活力與真實性。

中心表示,未來將持續舉辦更多類似的文化體驗活動,涵蓋歌舞、語言、美食等面向,鼓勵更多學生參與,促進族群之間的理解與交流,並為校園注入更多元、友善的文化氛圍。

此次課程在溫暖互動與愉悅氛圍中圓滿落幕,不僅讓學生收穫一件件富有意義的手工藝作品,更在心中種下對阿美族文化的尊重與欣賞。透過這樣的活動,慈濟大學持續實踐文化教育與共融理念,為原民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注入新的活力。